如父如子 把泡菜做成泡菜寿司
《》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新作,说新也不新了,去年戛纳的片子,拿了评审团奖。当时排了两次长队,都未能如愿。再看到,已经快过去一年。
因为事先知道故事核心是“孩子抱错”这个狗血老梗,再加上对是枝裕和的“大象无形藏拙技”并不陌生,所以在观影初始,带了十足的防备心。但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就被润物无声的剧情裹挟,自拆防线、丢盔弃甲、缴械投降,稀里哗啦地掉进感动的大坑。
让人感动,其实不是件太难的事儿,所有电影的催泪穴无非三个字——“断、舍、离”。想想《冰与火之歌》里,小艾丽娅浴血逃亡九死一生,隔一道河就要亲人见面,却听到母兄皆亡的噩耗;老马丁早就掐好了点儿敲丧钟,只等读者不明就里进了泪奔的埋伏圈。《如父如子》用的也是大俗磕儿:福山雅治扮演的野野宫良多貌似拥有完美生活,却突然需要面对一个艰难选择:到底要不要放弃抚养了六年多的萌孩儿庆多,换回有血缘关系的亲生儿子琉晴——这个梗,拍个六十集韩剧,绝对能够能催哭两亿人。
《如父如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一道辣萝卜泡菜,小火慢炖成了泡菜汤,更确切地说,是小心翼翼握成一方讲究的泡菜寿司。剧本做得扎实精巧,区区几场戏,两对父母四个人的身世,背景、社会地位已经交代得清清楚楚,诸如“咬吸管”这样区分阶层的细节,让人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心细如发。那些家长里短的台词,看似可有可无却无一句闲笔,处处前后照应,你完全想不到那句脱口而出的“你知道Spider Man是蜘蛛吗?”,突然使劲儿一扎,就找着了戳泪点的腰眼儿。
是枝裕和就是这样,明明随时可以哭天抢地撒狗血,却极力让剧中角色一起保持镇定和平静,每个人包括孩子都在积极又理性地推进着事情的解决。导演把抉择纠结的包袱全甩给了观众,让他们随时都想替剧中人哭一场——这种漫不经心拉扯观众泪腺的手法,老道,却不是影片全部高明所在:煽情的高下如果只在技巧本身,那么再隐忍的煽情,也还是煽情。
我觉得《如父如子》的好,在于它起于催泪又高于此,没有让观众停留在居高临下的同情状态中,而借由知音故事构建了一个缜密的系统,阐释了父子关系。比起大篇幅描述的呆萌养子庆多,寥寥数笔的琉晴写得同样精彩,当福山雅治扮演的良多把琉晴领回家要求琉晴喊自己爸爸,琉晴礼貌又顽强的顶嘴,父子对话寻常却有力:“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比起庆多的懂事,琉晴的倔强和好胜显然更有良多的基因,而琉晴最后的那句“对不起”,也像是良多本人的台词。这不多的几个场景,让人佩服剧本的周到:庆多用后天培养的情感融化了良多,琉晴却用传承的基因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影片的最后,《如父如子》给了一个开放的大团圆结局。关于情和理的选择,观众很荣容易为片中出现的“爱就是多陪在孩子身边”、“难道父亲不也是一种职业吗?”点赞。但《如父如子》不是一部对田园牧歌式亲子生活的赞美诗,导演在给予琉晴养父父爱光环的同时,同样不遗余力渲染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龃龉。我不觉得导演在两种阶层的父子关系中做了高下判断。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对已为人父的是枝裕和来说答案也是开放式的,《如父如子》不是忏悔录,更像是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人类历史庞杂冗长,压到最扁不过就是父子传承,血缘和教化并轨。而人大部分的选择纠结,又都是理性和感性的斗争。《如父如子》把两个话题摆在一起,粉饰的结尾似乎想说明,最理想的状态是:不让理性吞噬情感的冲动,也不放任情感,让情感代替理性的选择。煽情最正确的尺度,大概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