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9分日剧,得罪了半个朋友圈:劝你生孩子的人,不敢告诉你这些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13 00:50:44   浏览次数:34

热播日剧《坡道上的家》第三集有这么一幕:

里沙子从婆婆那里接女儿,婆婆暗示她丈夫可能出轨。

image.png


她牵着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不在焉,烦躁不已。


而女儿摇摇晃晃一直对着她说话:妈妈你看这个,妈妈你看那个……妈妈妈妈妈妈妈


她越想越气,怒火蹭蹭蹭到顶点,停住脚步大吼了一声:闭嘴!!!


image.png


周围的人指责的目光刷的一下投向她。


但这不过是她的幻想。


事实上她转向女儿,笑着甜甜地说:下次再说吧?

          image.png

相信所有妈妈看到这一幕,内心都会无比复杂——我们,也是这样藏住自己的「怒气」的啊。

 

20世纪40年代,有一位古怪却可敬的儿科医师兼心理分析学家——温尼科特,他有过一个著名论断:

 

所有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厌恶自己的宝宝。


他的意思是,母亲并非不爱宝宝,只不过她们也厌恶宝宝。

 

这么说可能会令很多人不适,但不得不承认,没有人会天然喜欢一个需要时时刻刻照看、爱哭闹的宝宝。

 

温尼克特说,所有“称职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是“二次形成”的——


那个母亲的真正自我“通过消毒,她消除了自己的矛盾心理和猛烈且别扭的情绪,并将自己想要放弃的冲动保存在真空密封的小罐子内。”然后才成为了一个称职的母亲。

 

这番话实在像一个精神分析师讲出来的话,然而,大多数人不是精神分析师,他们会把妈妈这个身份看成一副既成的作品,却对背后的画家「个人」一无兴趣。

 

只有妈妈知道,为了妈妈这个身份,她所感受到的自我折叠。

 

妈妈,是一个身份,每个女人,在把自己放进去时都感到了巨大的不适。


但这些不适被压抑,随之变成了愤怒,没有出口,只好自我崩溃。


image.png


但连这个悲惨的自我崩溃都会被评价——不是被别人,正是被自己。


电视剧讲了一个公共审判的案件。

 

主角里沙子是一个全职母亲,丈夫负责赚钱养家,她则负责洗衣做饭,接送上幼儿园的女儿。

 

一天,她收到一封法院的信,她被选为一起社会案件的陪审员候补,需要全程参与庭审。

 

这个案子中,一位名叫安藤的妈妈,亲手把自己8个月大的孩子扔进了浴缸淹死,愤怒的丈夫和婆婆把她告上了法庭。

 

人类孩子成长很特殊,18年都要抚养,超长的时间才成人,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相当虚弱,完全需要一个人无微不至的关注。


想象婴儿此时是一个殖民者,以自己的虚弱对妈妈这个领地实现了完全的殖民。


每个妈妈都尝试过夜奶那段时间的睡眠剥夺吧,孩子是最恐怖的行刑人剥夺妈妈的睡眠,长期下来,很少人不会精神失控。

 

安藤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带娃中崩溃了,最后在恍惚中杀死了自己的婴儿。

 

她的丈夫和婆婆轮番上阵控诉她,讲的是一个关于“恶毒的妈妈不爱孩子、拒绝婆婆帮助、强迫丈夫跳槽导致加班”的故事。

 

而剧重现真实的一幕:安藤是被逼到失去理智的。

 

孩子哭了,醉醺醺地丈夫,不仅不帮忙,还添油加醋地说她;     


image.png


她没有母乳,育儿师说没有母乳喂养的小孩长得慢,她陷入一种“我养不好孩子”的挫败感里。


过来帮忙的婆婆,无法理解她的恐慌,随口一句,讽刺她的育儿方式;

image.png

这部剧最有看点的,还有陪审员们的态度,尤其是两位同为新手妈妈的陪审员。

 

最开始是众口一词的道德审判:把孩子杀了算什么妈妈?

 

但随着对被告了解越多,她们越来越难鄙视被告。

 

特别是当她们发现,自己生完孩子后的生活跟被告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时。

 

只是自己还未崩溃,而她已崩溃而已。

 

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剧本身没有去渲染丈夫多么坏、婆婆多么恶、或者妻子有多悲惨的画面,都是非常非常普通、真实的日常,很多的剧情都让我细思极恐。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