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好的侦探小说家自己当起了侦探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个侦探小说史、甚至整个文学史上都无法忽视的名字。
她和松本清张、阿瑟·柯南·道尔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阿加莎26岁才开始写作,此前没有过任何文学训练的她完全自学成才,凭的是她对各类英法名著的热爱,尤其受狄更斯和大仲马作品的影响。
到她85岁去世时,她一共出版了68部长篇小说和21部中短篇小说选集,如果加上她写的剧本和诗集等著作,她作品的总销售量超过20亿本,只有《圣经》和莎士比亚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
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曾统计,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
作为上世纪的顶流作家,她的作品直到今天都是英美导演改编的重点照顾对象,比如无数次被搬上银幕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惨案》。
可能也正因如此,改编阿加莎的作品似乎已经不再好脱颖而出,编剧汤姆·多尔顿(Tom Dalton)就另辟蹊径,直接给阿加莎写起了同人。
汤姆·多尔顿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先后用《阿加莎与谋杀的真谛》(2018)、《阿加莎与伊什塔尔的诅咒》(2019)和《阿加莎与午夜谋杀案》(2020)让阿加莎本人出现在了自己的电影剧本中,并让这位侦探小说家在电影中自己当起了侦探。
如果要选一个阿加莎小说中最家喻户晓的角色,那一定非波罗莫属。
波罗这个阿加莎虚构出来的人物,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
当阿加莎在1975年出版了写死波罗的《帷幕》后,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纽约时报》甚至在当期头版公布了波罗的死讯,对这位虚构人物表现出了莫大的尊重。
《阿加莎与午夜谋杀案》就是以阿加莎写死波罗的事件为原型进行改编的。
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伦敦,正值二战发生。
在六年里写了十二部波罗的小说后,本应比英国女王还有钱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却受到了英国情报局的调查,再加上美国出版商停止给她支付版税,她只得把她最著名的主角波罗写死,然后将小说卖给来自澳门的巨商,以此换取生活费。
可当阿加莎和澳门富豪就要达成交易之时,酒店内的防空警报拉响了,所有人都被迫转移到地下室。
当大家来到封闭的地下室后,奇怪的事接连发生,先是澳门人突发心脏病死掉,然后是阿加莎用来换钱的手稿不翼而飞。
死者一个接着一个,手稿虽然找到,上面却写着来自凶手的警告。
没有自己小说中万能的波罗的帮助,阿加莎只得自己扮演这场凶案的侦探,用波罗方式来拨开迷雾。
最终,阿加莎发现,一直在自己身边口口声声保护自己的人居然是最想害死自己独吞稿费的人,而那个在小说中从未让自己失望的波罗,却已经被自己写死。
现实中,写有波罗最后一案的《帷幕》其实是阿加莎在二战炮火中写来送给女儿罗莎琳德的礼物,这本小说直到完稿的30多年后才公开发布,期间阿加莎一直将手稿保存在保险箱里。
虽然和现实有一定出入,但不得不说,这位同人编剧对阿加莎还是有一定研究的。
比如片中出现的毒药梗。
一战的时候,阿加莎在一家医院里当药剂师,随后她才开始写侦探小说,因此在阿加莎的小说中,毒杀总是凶手最爱的手段。
其次,封闭空间也是阿加莎小说中犯罪地点的首选,比如片中的地下室。
在阿加莎笔下,波洛和女侦探马普尔一样,总是喜欢把嫌疑人无关紧要的话与谋杀联系在一起,透过他们话语中的细节和不寻常的举止来分析他们内心隐藏的真相。
在片中,阿加莎显然继承了她自己小说里两位主要侦探的特点,既是侦探也是心理学家。
和本片一样,阿加莎的小说也喜欢将凶杀与男女之情结合起来,但她不渲染暴行,也不描绘色情,文笔简洁流畅,这是狄更斯小说对她的影响。
除此之外,阿加莎小说还暗含着丰富的时代背景,相应地,本片也以二战和谍战为大背景,试图通过一场小小的谋杀案带出更宏大的时代之殇。
总的来说,本片编剧几乎将阿加莎小说的各种特点都融到了自己的同人作品之中,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却远不及阿加莎自己的小说,可能写阿加莎的同人和改编阿加莎的小说一样,都是一件世界性的难题。
也不知是不是创作人员们太有自知之明,在影片结尾,特意放了这么一则免责声明:
本电影并没有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或阿加莎·克里斯蒂公司的支持、许可或授权。
言下之意就是:其实师出无名,我们也就拍着玩玩,大家也就随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