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者之歌》:锈带区的绝望?或只是冲奥的踏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1 06:38:49   浏览次数:21

曾以《美丽心灵》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大奖项的导演朗·霍华德今年和Netflix合作,以一部反映美国南部真实生活境况的《绝望者之歌》企图再度冲奥,影片改编自同名《纽约时报》冠军畅销书《Hillbilly Elegy(又名: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个人自传以及家庭编年史。

1.png

从题材、选角、情绪催化和上映时间来看,这部影片的冲奥野心昭然若揭,甚至拉了两位“奥斯卡欠她一座小金人”的女演员(艾米·亚当斯和格伦·克洛斯)同场飙戏,很有势在必得之意。但作为一部自传改编电影,它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烂番茄和MTC媒体评分上的分数都很低,而观众的观感分却还不错。

2.png

关注美国大选的人对“锈带地区”“红脖子”这些词恐怕不会陌生。这些萧条困窘的重工业区成为了时代的眼泪,失业率高居不下却总能左右政治走向。破败的小镇、废弃的工厂、贫穷保守的白人被大步向前的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成了被遗忘的社会底层。

3.png

“红脖子”们忠诚、坚毅,却又固执、封闭。原生家庭是他们的信仰之源,却又是他们悲剧的原罪,令他们泥潭深陷。他们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人生,但因为其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和不可调和的阶层矛盾,总是有意无意地被美国主流电影所回避。

4.png

影片的主人公J.D.万斯就来自于这样的地区,是非常典型的锈带区红脖子后代。他的家族本来自肯塔基的乡村,但外婆邦妮大着肚子和心上人一起逃离穷困潦倒的家乡,奔向俄亥俄州新的城市、新的生活,奔向那烟囱林立的钢铁巨兽。

然而,新生活没有带来新的希望。他们孕育后代,努力谋生,却依然只能在底层挣扎求生。教育的匮乏、环境的恶劣、平等的无望、生存的艰难,令一代接着一代沉沦。现实的撕裂、阶层的固化使得向上流动越来越难,“美国梦”塑造的美好前景依然被歌唱和向往,却越来越难以实现,“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了他们真实的写照。

贫穷带来绝望,绝望滋生暴力。万斯家的三代人都饱受这条规律的摧残。外公酗酒殴打外婆,外婆火烧外公,这种家庭环境无力支撑女儿贝弗丽的人生。贝弗丽明明成绩优异,却上不了大学,早早地怀孕生子,以一己之力苦撑自己和一对儿女的生活,身心俱伤却无处逃离,只能用暴力和歇斯底里来发泄,最后在毒品中彻底放弃人生。

J.D从小就生活在喜怒无常的母亲阴影之下,他曾极力想要摆脱母亲那种不正常的生活,但又在充斥着暴力和绝望的环境中沾染上周遭的恶习,被他本来想要逃离的那些人所同化。好在外婆在最后关头拉住了往下坠落的他,以言传身教唤醒他重新抓住差一点放弃的人生——如果你想要摆脱这一切,学习是唯一的机会。

J.D其实是一个幸存者,他的经历虽然励志,却很难复制。他聪明,有能力,也有强大而坚定的后盾帮他树立了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气,锻炼出了坚韧的耐力和踏实的品格。所以只有他冲出了锈带区,打破了红脖子的底层魔咒,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与他互成映照的是母亲贝弗丽和姐姐琳赛的人生。

贝弗丽也非常聪慧,但因为当时她的父母尚自顾不暇,仅靠自己又未能逃开心魔,底层的泥潭死死地拽住了她向上的脚步,最终只能听天由命。她的放弃里带着不甘心也带着恨,怨天尤人的情绪反噬回来,在毁灭自己的同时也伤害别人。父亲的离世成为摧毁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她便陷于流沙之中慢慢下滑,挣扎只会加快没顶的速度,于是她在自暴自弃中日益疯癫,丧失了判断力和理智,将自己的幸福亲手挡在门外。

琳赛也没能逃离命运,她从青少年时期就一直试图逃出这个家,但她的逃跑方式并非是向上争取,而是平行出逃。她能做到的只有成天和男友在一起,尽量不回家。这段逃跑经历在长大后反而变成了她的枷锁,让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弟弟和妈妈,她甘愿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殉道者。她没有变得更糟,也没有变得更好。最终她的幸运是收获了一个稳定的家庭,却仍被束缚在自己的阶层中。比起杀出一条血路的弟弟,她的人生才更为典型。

外婆邦妮则是那个差一点成为幸存者的人,她少女时就逃离了更为贫困的乡村,想在新兴城镇博一个未来。只是她和她的丈夫都缺乏更进一步的能力,又被时代所累,各种条件上的局限将他们困死在固有的阶层里。好在她虽然没有贝弗丽那样的能力,却有着贝弗丽所缺少的勇气、坚定和清醒。

所以即使一直生活在看不到未来的绝望里,她也仍旧如此硬朗、强大,有着洞若观火的理智和说一不二的行动力。虽然她走在半道上再也无法前进,但是她可以在外孙的身后用自己仅存的一点力量挡在他和那些使他堕落的人和事之间,粗暴地推着他向前走。

23.png

原著看似是一部冲破阶级壁垒的幸存者战歌,但归根结底是一曲家族的悲歌,更是一首献给所有绝望的Hillbilly的抒情诗。在上一个大选年,万斯的这部畅销书被称为“看了这本书才会明白为什么特朗普会赢”,这仅仅是因为内容励志吗?不,恰恰是因为它里面传递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那个平民的、贫困的美国早已被另一个精英的、富足的美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追赶的每一步都带着血与泪,那遥不可及的“美国梦”反而让他们在中途丧失了勇气和信心,于是干脆就地躺倒,任由生活崩塌腐烂。

可惜的是,电影没能很好地抓住这一点。电影塑造的窒息感和逃离感都很真实,情绪感染力强,原生家庭之殇能引起相同经历者的共鸣。可是这毕竟不是只拍给相同经历者的电影,在党派极化的舆论环境下,大都市的人们对于保守派城镇的生活是很难共情的,因此电影需要更多地呈现社会性的背景。

原著除了是一部成长回忆录之外,更大的魅力体现在对“沉默的大多数”以及被遗忘地区的深入观察,反思了锈带蓝领无法摆脱贫穷和落魄的原因所在,有没有用另说,但至少在当下具有极为特殊的现实意义。

29.png

影片淡化了原著中作者努力想传达的锈带地区经济政治面貌,在没能很好地刻画背景的前提下,浓墨重彩地将贝弗丽塑造成一个“疯女人”,导致她沦落至此的创伤和挣扎都一笔带过,难免让观众觉得她自作自受而无法共情。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足够力度的情节支撑,却要强制煽情。情绪确实在某些时刻被调动起来了,却始终飘在半空中,无法让观众找到一个落脚点去充分咀嚼并释放这种被“煽动”的情绪。

本来它的闪回拍摄方式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回忆游移在高等学府和衣冠楚楚的上等人、破败的小镇和茫然无措的底层人群,以及更加贫困却风景如画的乡村,三点切换本可以达到极有深度的抒情效果。可惜没有运用好,选取的几个点不知道是因为导演的把握不够准确还是有什么其他外在原因,显得有些飘和肤浅,将时代大背景的关注点局限在了家庭内部的对峙和消耗上,导致影片停留在常规家庭伦理戏的水准。而所谓的“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能改变自己”的励志就显得缺乏震撼力和说服力。

万斯的成功并非他一人之功,是一个家族数代人的挣扎求生最终孕育出的成果。贝弗丽作为中间最为重要的过渡的一环,既能体现底层人为摆脱与生俱来的贫穷所拼尽的全力,又能展现原生家庭的浸染、阶级固化的铁壁是如何令她梦碎且堕落的。这本该是一个应全力打造的多面角色。

36.png

当每个情绪宣泄点的前因后果都缺失了,演技再精湛也显得空泛,而一个喜怒无常的疯婆子形象在抽离了这些背景和细节刻画后显得单薄。虽然这个形象真的有可能像小李子的《荒野猎人》那样,为多年求而不得的艾米·亚当斯拿下一座小金人,却反而会令人为其感到遗憾。这也许是艾米的赌一把,不惜增肥扮丑,但这种执念却格外令人心疼。

37.png

不过倒真希望格伦·克洛斯能因外婆一角拿下最佳女配角。外婆这个角色没有母亲那个角色的社会意义重,她主要承担了一个“救世主”的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好。电影中对她的塑造也是相对完整的,这是一个当初能力有限而没能救下女儿的母亲,在病床上反思自己的半生,决定在人生暮年拼尽最后一口气去救下自己尚有希望的外孙。这是电影唯一记忆闪回的作用完全起到效果之处。而格伦的表演克制,找准了这个角色的精髓所在,对角色的还原度高到令人发指,也避免了艾米那样的用力过猛。

下图为现实中的外婆

在今年冲奥电影集体疲软的情况下,这部映射了底层白人生活却有些避重就轻的电影,即使刻意弱化了某些东西,至少还是体现出了时代变革下几代人生活的变迁,以及被阶层束缚的个体的挣扎奋斗,特别是家庭的羁绊还是很有些可圈可点之处。这样的视角,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可以更好。这是真实存在的人间绝望,值得一个国家和它所有的人民去认真面对和思考,而不应该只是导演和演员拿来冲奥的踏板。

40.png

至于其中过于明显的指向和刻意的讨巧痕迹,我不知道奥斯卡现在还吃不吃这一套,但经过了如此魔幻的一年,一切都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