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杀姬》——一条精分的美人鱼
在电影中,人鱼是个很神奇的生物。
她们既是实物,又是象征;
时而像天使般纯洁,时而如魔鬼般邪恶;
美丽与丑陋并行,优雅与粗粝同在;
有的爱吃人,有的爱吃鱼,偶尔找人谈恋爱。
总体上,人鱼是个矛盾的生物,其自身中包含着分裂的属性,细数众多有关“人鱼”的文艺作品,莫不如此。
《人鱼杀姬》,顾名思义,这又是关于杀戮、暴力的电影。
不仅如此。本片中,带有浓烈性幻想色彩的精神分裂、LGBT才是两大看点。
先说性幻想的精神分裂。
片中,女主貌美如花,男主胡子拉碴,两人面朝大海,经常啪啪啪。
不料女主痴情,男主人渣,前者想要孩子,后者有儿有女。
矛盾来了,现代享乐主义式的爱情是这样的:我只享受性的快乐,不承担爱的责任。
一种现代性的空虚感。
男主就是这样的人。
得不到爱的女人,只能每天靠幻想度日,幻想有个孩子,幻想有人爱她,幻想催生情思,邪恶犹如情的影子,在她的潜意识中生根发芽。
最终,女主精神分裂,心灵的底色上,善恶交织,一半是痴情,一半是怨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痴情的对象又是她怨恨的仇人,她想得到男人的爱,又想杀掉给予爱的男人。
于是,本片来到了它的第二大看点——LGBT。
那个阴毒的自我,具象化成人鱼(或者称之为海妖),成了女主复仇的意志工具。
人鱼的出现具有象征意义——
女主在海边发现她时,渔网缠绕着她的身体,巨大的鱼钩剜入胸口,豁了道深深的伤口。
而上一个镜头是,女主在剖鱼时,被藏在鱼肚中的小小鱼钩所伤。
女主与人鱼同为鱼钩所伤,为情(网)所困,鱼钩所指,自然就是渔夫。鱼钩就像男主在偷情关系中的语言与行为的双重暴力,深深扎进女主的心,伤害了女主。
那涌动着蛆虫的红色伤口,便是女主腐烂的爱情。
女主救回人鱼,好比打捞出被男人伤害的那一部分自我,那个悲伤的爱,那个被自己深深埋葬于海底的自我。
可是,女主复仇未得,最终反噬自身。一个成人故事升级为成人寓言,抑或童话,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故事给予观众一种启示——
“I just wanted a kiss.”
我只是想要一个吻,一场真正的爱情,可我什么都没有。伤口就是我的所有。女主被伤所困,跳不出情绪的牢笼,一个受害者转眼成了施暴者,这个施暴者杀死了自己,迎来了新生。伤口扩大,覆盖全身,成为“新”的铠甲,一种现代式的坚强,坚强的背后是孤独,也是哀伤。
这里,笔者不多展开,观众可以私下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受过情伤的人(或多或少有的),她(他)们很坚强,却很哀伤,哀伤就像无形的外衣,包裹着他们,浑身上下散发着“拒绝”的情绪。
“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我又相信爱情了。”
矛盾,可能这就是现代爱情吧。
好了,作个总结。
本片篇幅极短,笔者看到进度条时,一度以为下错了版本。并且,本片拍于2017年,看来,电影的短视频化实践久矣,未来的电影生态中,新势力与传统的分化在所难免,其市场的交叠处,竞争必然惨烈。传统与新势力,争的是观众,分的是形式,以及形式背后的内容。
《人鱼杀姬》是一部小众猎奇的短片,满足了小部分群体的口味取向,精致优美,颜值高超,有性有爱,男女通吃。
可能是篇幅的原因,其表达的内涵还是过于浅显,或者换个说法,形式感太重,覆盖了内容,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
看来,短视频电影尚有很多发展空间。